D-荧光素 游离酸 CAS 2591-17-5
Ex (nm) | 385 | Em (nm) | 529 |
分子量 | 280.32 | 溶剂 | DMSO |
存储条件 | 在零下15度以下保存, 避免光照 |
产品货期
咨询
产品介绍
萤光素是最常用且用途最广泛的生物发光底物。萤火虫(Photinus pyralis)及多种其他甲虫体内存在萤火虫萤光素酶/萤光素生物发光体系。萤光素酶通过二氧杂环丁酮中间体氧化ATP激活的萤光素。萤火虫萤光素酶通过ATP依赖性萤光素氧化反应产生发光现象,该反应在数秒内达到530 nm化学发光峰值——当萤光素和ATP过量时,光输出量与萤光素酶活性成正比。
萤火虫萤光素酶长期被偶联至抗体,作为免疫检测中的标记物,并以萤光素作为检测底物。与辣根过氧化物酶(HRP)和碱性磷酸酶相比,萤光素酶对化学修饰的耐受性较低。该酶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哺乳动物组织中内源性萤光素酶活性极低,且具有高检测灵敏度。
另一重要应用领域是卫生监测。萤光素酶/萤光素体系可检测污染物,因为所有生物体中存在的ATP是产生发光的必要条件。此类ATP生物发光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厂的表面检测,通过质量保证程序判断设备或产品是否存在污染。
Luc的Ex/Em及其他相关内容链接:Spectral properties of luciferin and EGFP. A: Normalized excitation and... | Download Scientific Diagram (researchgate.net)
重要提示
需在<-15°C的阴凉暗处储存。
自收货日起可在12个月内使用。
常用储备液配制
表1. 特定质量D-萤光素游离酸*CAS#: 2591-17-5*复溶至目标浓度所需DMSO体积。请注意该体积仅用于配制储备液,具体实验/生理缓冲液选择请参考样本实验方案。
0.1 mg | 0.5 mg | 1 mg | 5 mg | 10 mg | |
1 mM | 356.735 µL | 1.784 mL | 3.567 mL | 17.837 mL | 35.674 mL |
5 mM | 71.347 µL | 356.735 µL | 713.47 µL | 3.567 mL | 7.135 mL |
10 mM | 35.674 µL | 178.368 µL | 356.735 µL | 1.784 mL | 3.567 mL |
试剂应用文献
Bmal1 integrates circadian function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in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
Authors: Hoekstra, Marieke MB and Ness, Natalie and Badia-Soteras, Aina and Brancaccio, Marco
Journal: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(2024): e23166461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