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flag致电:029-68064558
搜索

DiD荧光染料在肝前体细胞追踪中的应用

English title: Application of DiD Fluorescent Dye in Tracking Hepatic Progenitor Cells

 

一、文献中DiD染料的检测目的与方法

1.检测目的:

   a:人胎肝前体细胞(fHPCs):通过磁分选技术分离EpCAM(上皮细胞黏附分子)阳性细胞(纯度49±23%)。

   b:细胞体内命运:移植后细胞的存活、定位、分化及对肝功能的修复作用。

2.标记方法:

   a.细胞标记

       将DiD染料(5 μL)与磁分选后的EpCAM⁺细胞(1×10⁶/mL)在37°C孵育20分钟。

       洗涤3次去除游离染料(使用Hank's缓冲盐溶液)。

   b.动物模型:

       慢性肝病(CLD)SCID小鼠模型(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)。

       移植方式:将DiD标记细胞直接注射到小鼠肝叶(单点注射,26G针头)。

   c.活体成像:

       设备:Carestream-KODAK Multispectral FXPRO荧光成像系统。

       参数:激发波长630 nm,发射滤光片670/30 nm。

       时间点:移植后7、15、30、45、60及80天。

   d.验证技术:

       离体成像:取肝组织验证DiD信号定位(图3D)。

       免疫荧光:检测肝标志物(CK、c-Met、人白蛋白)与DiD共定位(图4-7)。

       分子检测:人特异性Alu序列PCR(移植后80天仍检出)。

       功能评估:血清转氨酶(SGOT/SGPT)和胆红素水平分析。

 

二、DiD染料的优势:文献数据支持

1.长时间追踪能力:

   DiD信号在移植后80天仍可检测(图3B),远超其他染料

   信号稳定无光漂白,适合长期研究。

2.高兼容性与低背景干扰:

   近红外发射(670 nm):最小化组织自发荧光(图3C,非移植组无信号)。

   多色复用:可与FITC等荧光素共用(如EpCAM-FITC分选后共染CK/c-Met)。

3.安全性及细胞相容性:

   未影响fHPCs分化功能:移植细胞表达肝细胞标志物(CK、c-Met、白蛋白),并改善肝功能(图6A)。

   无染料转移至宿主细胞(文献对比PKH26存在转移风险)。

4.操作简便

   20分钟标记流程,无需基因改造(与报告基因法的安全性隐患)。

 

三、使用DiD的实践建议

1.优化标记条件

   浓度:推荐2 μM以下(文献使用5 μL原液,未报告细胞毒性)。

   孵育时间:20–30分钟(37°C)。

2.成像注意事项

   背景控制:剃除实验动物腹部毛发以减少自发荧光(图3C)。

   定量局限:需结合PCR/免疫染色验证细胞存活(如Alu序列检测)。

3.替代方法对比

标记方法 追踪时长 安全性 操作复杂度
DiD染料 ≤80天 无毒、无基因改造
报告基因(荧光蛋白) 长期 潜在插入突变风险
放射性标记(¹¹¹In) ≤24小时 辐射风险

 

四、总结

本研究证实DiD是长时程活体细胞追踪的理想工具,尤其适用于干细胞治疗领域:

   80天的稳定信号为机制研究提供时间窗口;

   非侵入性成像降低动物实验复杂度;

   兼容多功能验证(分子/组织学/生化分析)。

推荐在肝再生、肿瘤转移及神经发育研究中优先采用DiD方案,以突破传统追踪技术的时效与安全性限制。

文献支持:Tripura C et al. World J Hepatol. 2022;14(10):1884-1898. doi:10.4254/wjh.v14.i10.1884.